数学与经济学院行政支部会议记录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2018-04-17浏览次数:557

数学与经济学院行政支部会议记录

 

2018.4.17

地 址

数经院会议室

主持人

刘程

会议内容

“两学一做”专题学习教育学习讨论

“普法尊宪,创新思政,做立德树人的模范践行者”专题

第二十二次“支部主题党日”

记录人

覃亮

出席人

刘原、汪平、李海雄、肖海燕、淡珊、

彭艳艳、张晶、施凡、冯媛媛、余江涛

 

会议记要

1.支部书记刘程同志介绍本次“两学一做”专题学习教育主题“普法尊宪,创新思政,做立德树人的模范践行者”。

学校党委组织部201842日下发关于开展20184月“支部主题党日”活动的通知:

根据学校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工作安排,现就20184月“支部主题党日活动要求安排如下:

一、活动主题

普法尊宪,创新思政,做立德树人的模范践行者

二、活动内容

1.积极开展宪法的学习宣传贯彻工作。各党支部要广泛开展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的宣传教育,弘扬宪法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法治意识,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宪法意识,使全体人民成为宪法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2.围绕创新思政工作开展学习讨论。根据学校《2018年党建工作要点》,全校各级党组织要按照“三全育人”理念,系统化推进学生思政、教师思政、课程思政、学科思政、环境思政改革创新。各党支部要围绕支部工作性质,党员要立足岗位特点,对“五个思政”有针对性开展学习讨论。通过人人发言讨论,熟知要点内容、具体要求,进一步明确和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3.领导干部讲党课。根据党内组织生活“党课每季度至少一次,党员领导干部(含党员校领导)每年到所在党支部至少讲1次党课”的要求,各党支部要在本月合理安排党课。提倡党员人人讲党课,提倡讲微党课。

三、有关要求

 1.在开展“支部主题党日”活动时,党员应佩戴党员徽章,携带《党员手册》和学习笔记本,并规范记录《党员手册》中相关情况。

2.各支部要严格按照“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三个规定动作要求,诵读《党章》、缴纳当月党费、开展学习讨论,并规范进行记录。

3.各党支部每月要召开支委会;校领导应参加所在支部主题党日活动。

4.机关党委、各党总支要加强对活动的指导和督促,并在4月底对所属支部的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学校将于5月初对“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抽查和通报。

2. 主题党日活动环节:集体诵读党章环节,重点对总纲内容进行诵读。

3. 主题党日活动环节:缴纳党费环节,党支部书记刘程同志通报本支部4月份党费缴纳统计情况。

4. 结合开展宪法的学习宣传贯彻工作,领导干部讲党课:党总支书记刘原同志讲授《推动宪法精神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20183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宪法修正案将宪法序言第七自然段中“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修改为“健全社会主义法治”,一字之改,是我们党依法治国理念和方式的新飞跃,体现了我国法治建设理念的提升,是一个伟大的跨越。

“法制”和“法治”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二者含义却有着重大不同。法制侧重强调法律、法规、规章等制度,是相对于经济制度、政治制度而言的;法治则是一种治国的理论、原则和方法。法制所讲的,主要指静态的法的规则和体系;法治所说的,包括动态的立法、司法、行政执法及守法等活动,还包含着一种价值追求,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为目标,要求限制公权力、保障私权利等。

从“法制”到“法治”,表明了认识和实践的不断深化。1982年宪法在序言中首次规定“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随后,1999年,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中增加了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正式将依法治国确立为治国的基本方略。到了2011年,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的吴邦国向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时庄严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这表明中国已在根本上实现从无法可依到有法可依的历史性转变,各项事业发展步入法制化轨道。

为进一步实现“法制”向“法治”的跨越,我们党和国家做了很多探索和努力。十八大以来,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重大部署,强调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从“法制”到“法治”,体现了一个成熟大党的战略眼光和胆识,以及科学的、创新的治国理政理念。

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连续性、稳定性、权威性等特征,修改宪法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将“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修改为“健全社会主义法治”,是一次管长远、意义重大的修改。做这样的修改,有利于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依法治国是实现奋斗目标的基本方式和可靠保障,是引领、促进和保障全面深化改革的路径依赖。由此,宪法做这样的修改,有利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的制度保障。

结合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二中全会、全国两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领会宪法精神,深刻把握核心要义,我们体会,这次宪法修改适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形势新实践,是时代大势所趋、事业发展所需、党心民心所向。

(一)高举伟大思想旗帜,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宪法,实现了国家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根本理论指引。

党的十九大将这一思想写入党章,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次宪法修改,又把这一思想载入宪法,把党的指导思想转化为国家指导思想,实现了党的主张、国家意志、人民意愿的高度统一,对于进一步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凝聚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二)坚持最高政治原则,把“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载入宪法,巩固了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基础。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是中国人民不断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的根本所在。这次宪法修改,从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高度对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进行规定,集中体现了党领导人民长期奋斗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对于确保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地位,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至关重要、影响深远。

(三)着眼国家长治久安,在国家主席任职规定上作出调整,实现了党、国家和军队领导体制“三位一体”、高度统一。

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长治久安有赖于政治领导体制的稳定高效。这次宪法修改,对国家主席任职有关规定作出修改,是健全党和国家领导体制的重大制度设计,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重大改革举措,是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重大政治安排。以这次宪法修改为标志,推动国家发展进步、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有了更加坚强的主心骨和更加稳固的定盘星。

结合意识形态工作,围绕宪法修改的学习宣传贯彻工作,大力开展正面宣传,深入做好解读阐释,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是我们当前和今后必须长期坚持的要务。组织开展宪法学习宣传教育活动,推动广大师生深入学习和贯彻实施宪法工作四点建议:

(一)加强舆论宣传。

借助各级各类媒体,创新方法手段载体,充分发挥网络平台作用,生动鲜活讲述宪法故事,深入宣传宪法的重要地位、作用和贯彻实施的重大意义,深入宣传宪法修改的总体要求和原则,深入宣传宪法修正案的核心要义,深入宣传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学习和贯彻实施宪法的实际行动,不断增强广大师生的宪法意识。

(二)深入解读阐释。

组织学习中央主要媒体刊播重要言论评论,组织学习专家学者撰写有分量的理论文章,通过深入解读阐释宪法修改的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科学解答广大师生关心的问题,把重大的政治问题、法理问题深入浅出地讲清楚、讲透彻。

(三)突出重点人群。

把宪法列入学院理论学习二级中心组学习计划,把宪法学习教育作为党员干部教育的重要内容,教育引导各级干部党员忠于宪法,带头遵守和维护宪法。把宪法法律教育纳入爱国主义教育体系,广泛深入开展师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引导广大师生学习宪法、尊崇宪法。

(四)覆盖基层。

将宪法学习宣传教育同实施普法活动结合起来,会同有关部门举办讲座、报告会,邀请相关部门领导和专家学者开展宣讲,国家宪法日活动等等。通过开展系列活动,推动宪法精神走入日常生活、走入广大师生,使全体人民成为宪法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决捍卫者。

5. 主题党日活动环节:围绕创新思政工作开展学习讨论。

1)“三全育人”理念和“五个思政”要点

“三全育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或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或称全面育人)的总称。

全员育人,就是要求高校每一位教职员工按照师德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全程育人,就是要求高校教师在学生在校的全部时间乃至更长时间上实施育人计划,通过整体把握、全局引导与推进、逐步实施,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品质和行为习惯,促进学生成才,为学生的职业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一过程尤其强调学习的全过程育人;全面育人,就是要通过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达到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的共同进步,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的完美结合,校园引导与社区管理的双重目的,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艺等全面发展。

创新“学生思政”。持续开展“师友学友”行动,细化“五联五促”具体措施,总结和推广前期工作成果。积极参与“百生讲坛”,推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青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培养工程”。组织开展“青年志愿者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打造和巩固一批实践育人特色品牌。构建“易班”网络思政教育平台,强化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

创新“教师思政”。实施“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年”。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贯彻落实《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及《省委高校工委关于严格高校教师管理严格高校课堂管理的通知》精神,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修订《辅导员队伍建设实施办法》,严格落实专职辅导员、专职思政课教师、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配备规定,推进“辅导员成长助推工程”,开展全方位立体化培训。探索设立党委教师工作部。

创新“课程思政”。巩固思政课主渠道作用。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质量标准,形成一批思政课教学改革成果,推广一批思政课教学优秀教案,做好“同上一堂思政课”网络公开课,打造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名师示范课。落实好领导干部上讲台制度,坚持校、院两级干部为大学生讲思想政治课。

创新“学科思政”。以思政课教学改革为抓手,建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争创省级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中心。抓实“全国黄大年式教学团队”建设,以“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中心为基础,申报省人文社科重点基地,抓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网络安全问题研究、新媒体平台研究、思政课改研究等四个研究方向团队建设。

创新“环境思政”。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化校园文明环境,创建文明校园,发挥文明创建在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作用,打造一批具有校园文化内涵的精神文明品牌。注重校园文化传承与发展,保护好、利用好、发挥好学校校歌校训校徽、校史馆、树木道路等具有历史记忆的优秀文化元素的育人作用。优化校园网络环境,加强网络阵地管理,认真落实校园互联网公众平台管理规定,大力加强网评员队伍建设。实施课堂教学年建设活动,加强学风建设,开展诚信教育。开展文明寝室创建评选,进一步加强养成教育。

2)围绕支部工作性质,立足岗位特点,对“五个思政”有针对性开展学习讨论。支部书记刘程同志四点建议:

①强化思想导航实施。如开展新生引航计划,为新生量身定做个性化教育“菜单”,以研讨课等形式开展理想信念、专业导航、生活指导、学习方法等主题教育。评选教书育人楷模、教师和大学生年度人物如青春榜样评选,并组织先进典型、模范开展校园巡讲,发挥榜样群体示范引领作用。

②深化课程改革,构建“一体两翼”思政课模式。突出系统讲授、专题教学、实践教学“三位一体”,强化研究型教学和互动型教学的“两翼”。选好配强思政课、党校、团校教师,安排理论素养高、实践经验足的党政干部、思想政治工作者、研究学者担任授课教师,充实思政课“资源库”。

③注重实践锻造,充分发挥第二课堂育人功能。组织寒暑假社会实践实践调研活动。组建师范生支教团,开展扶贫支教。开展“西部计划”,引导学生走进乡村接地气,提升研究性学习能力。

④创新评价机制,探索完善学生成长评价制度。编制本科人才培养路线图,通过完善制度,构筑研究型学习制度体系。设计实施学生第二课堂、二类学分综合管理评价体系,聚焦学生开发智力、增加知识、培养创造力。

6. 会议结束。

 

 

此次行政支部结合“两学一做”专题学习教育认真组织“普法尊宪,创新思政,做立德树人的模范践行者”4月“支部主题党日”,旨在引导党员干部推进贯彻落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具体要求,与会同志不仅逐项解析了主要学习内容,还积极参与讨论。

大家一致认为,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作为高校教师,我们应该增强宪法意识,带头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

大家表示,2018年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问题导向,精准对标对表,聚焦发力“五个思政”,紧密围绕学校《2018年党建工作要点》工作部署,通过调研督查,夯实基础,发现问题,推广经验,不断加强和改进我院思想政治工作。

围绕“普法尊宪,创新思政,做立德树人的模范践行者”专题,与会同志们认为本次会议既是一次“两学一做”主题党日活动,又是一次中心组学习,还是一次动员大会,每一位同志都应该将每一次的政治学习和日常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用理论来指导我们的教学、管理、服务工作,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记录人(签名):                  主持(审核)人(签名):